道岔水平不良和方向不良产生的原因与整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轨道的设备,铁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跨越另一股轨道时,需设置道岔设备。道岔构造复杂、零件较多、过车频繁,技术标准要求高,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发现和消灭病害是延长道岔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们铁路职工的神圣职责。

一、道岔水平不良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般道岔的岔枕上支承着四股钢轨,担负着直向和侧向两个方向的行车。通常,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是不会相同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这就是造成道岔上水平的变化有着不用的规律。影响道岔上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机械磨损不一致

(1)主要行车方向为直向,则直股钢轨下的垫板因机械磨损而切入岔枕的深度普遍比行车较少的曲股严重,并且曲股两股钢轨产生吊板,尤其是导曲线上股最为显著。因为受荷载作用的钢轨下岔枕和枕下基础(道床)所产生的变形都比无荷载作用的钢轨大,而且无荷载作用的钢轨总是力图“阻止”受荷载作用钢轨的变形,因此当道钉没有把无荷载作用的钢轨和岔枕牢固的联结在一起,就会产生吊板,尤其是导曲线上股受直向两荷载作用钢轨的影响,吊板程度更为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担”道尺的现象,无法测量直股钢轨的水平。

曲股两钢轨行车虽较直股少,但经常行车时,曲股两钢轨产生吊板就少或不产生吊板。由于对岔枕和机械磨损程度不一致,其钢轨底面与直向钢轨的底面不会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情况,如进行岔枕单根抽换,未经磨损的岔枕顶面将与曲股两钢轨底面产生空隙,给养护作业造成麻烦。

在尖轨跟端,按爬坡式尖轨的构造,内直股应比外直轨高出6mm,但由于内直轨系接头部位,过车时冲击较大,因而垫板切入岔枕比外直股多,使6mm的构造高度无法保持,严重的可与外直股成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水平超限,不能单纯地用起道方法来解决,因为起一股会影响另外相应两股的水平。

在支距垫板和辙叉“双接头”前端一带,由于邻近两股钢轨下岔枕磨损不一致,因此也不能单纯地用起道方法来整治水平不良,起一股时也会影响另外相邻两股钢轨的水平。

(2)主要行车方向是侧向,则将产生于与第一种情况相对应的结果,岔枕的机械磨损有更加鲜明的特征。因为侧向导曲线半径小,无超高,过车会产生偏载。若行驶电力或内燃机车,侧压力将比蒸汽机车大得多,因而导曲线上股钢轨承受的荷载也大,岔枕机械磨损加剧。尤其是在行车繁忙的岔枕上,导曲线上股外侧垫板切入岔枕的初期速度,一年可达10mm左右,造成导曲线反超高。

2、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

岔枕长度超过2750mm时,可能发生中部低洼。因为从此部位开始,两内股钢轨逐渐移向岔枕中部,两内股钢轨靠的越近,岔枕越长,其中部低洼越明显,因为荷载向岔枕中部集中,道床的变形积累比两端快,加之岔枕埋于道床内,底部的湿度比上部的湿度大得多,本身就存在着使岔枕产生不均衡的胀缩应力,致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和岔后中间两股水平低等病害。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车轮通过钢轨接头时会产生较大的动力冲击,因而接头处的道床深陷速度和岔枕的机械磨损比其它部位快得多,钢轨本身产生“低接头”、“高小腰”病害。道岔的连接部分,钢轨接头为错开布置,一股钢轨的接头正、对应股的小腰,很难使水平到达要求,也会给起道整修造成许多困难。例如9号道岔,中部两内股的接头对应两外轨的腰,而两外轨的接头又对应两内轨的小腰。由于一股“低接头”对应另一股的“高腰”,使水平超限的情况屡见不鲜。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由于道岔直、侧两个方向行车密度相差悬殊,因此使两个方向的钢轨垂直磨耗不一。这种情况多和岔枕机械磨耗不一致同时存在,给起道整治水平造成困难。因为不同向的两股钢轨相邻较近时,也不能单纯用起道的方法来整治水平不良,因起一股时会把邻近一股同时抬起,可能使另一方面的水平超限。

5、养护作业不当,造成水平不良

在养护作业中,往往由于起道和捣固工作不慎,造成水平超限;也有在维修道岔时,未能根据两方向行车的密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起道捣固方式,因而不适应列车的运行情况,使水平不能保持;特别是道岔排水不良、翻浆冒泥未能根治时,水平、高低不良会频繁出现。

二、道岔方向不良产生的原因分析

道岔是连接线路的设备,因此只有把道岔铺到正确的位置,才能使道岔与前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顺直。影响道岔方向不良现象的因素有:

1、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顺

铺设或更换道岔时位置摆的得不正确,维修拨动线路或拨动道岔时,顾此失彼,只从一端看道未顾及两端,或只顾主线不管侧线等,都可能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好。

2、线路爬行,使道岔和道岔前后线路移动 而改变方向。特别是渡线道岔,如两股线路为单向行车时,会将道岔拉长或挤缩,使方向无法保持。

3、基本轨横移造成方向不良

“三道缝”是造成基本轨横移的主要原因。“三道缝”之一是指基本轨轨底边与滑床台边有缝隙;“三道缝”之二是基本轨外侧轨鄂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由缝隙;“三缝隙”之三是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由于“三道缝”的存在,不能完成固定基本轨,过车轨撑不能阻止基本轨横移,造成方向不良。

4、基本轨曲折点未弯好使方向不良

为了做好尖轨部分和导曲线始点处的轨距顺坡,可对尖轨尖端处导曲线始点处及距岔头接头420mm处的曲股基本轨进行弯折。弯折量的大小事影响转辙部分方向的关键因素。值得提出的是,1962年以前产生的定型道岔,虽做了曲折点,但有的弯折量不够,钢轨存在弹性复原力,使轨距和方向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尖轨尖端处的曲折点未弯好时对道岔的方向影响最大,形成直股基本轨产生“三道弯”,即基本前端接头向外支嘴,尖轨尖端处向里弯,对应尖轨竖切点处基本轨向外臌出。

5、异侧对口道岔,尖轨尖端处的轨距按规定顺坡,造成方向不顺。

6、道岔排水不良。翻浆冒泥、钢轨硬弯等都是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三、整治方法

一组岔道上可能产生各种病害,这就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全面地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不良的整治方法:

1、道岔起道的目的

消灭道岔轨道几何状态水平、三角坑、高低等偏差、保持轨道平顺。

2、作业范围

(1)在对岔道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时,对道岔范围内的水平、高低、三角坑进行调整。

(2)整治坑洼,增加道床厚度,调整纵断面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起道捣固。

3、作业程序

(1)调查道岔技术状态,安排作业计划。全面起道时,将转辙、连接、辙叉各部的计划起道量,以及道岔前后起道量标记在轨腰上。重点起道时,标好坑洼头尾及钢轨低接头、拱腰、空吊板等捣固标记。

(2)作业负责人检查道尺、水平板、高度板。起道机操作人员检查起道机的状态。

(3)与车站联系登记,确认作业时间,按《安规》规定设好防护。

(4)取出影响作业的防爬支撑。

(5)对个别位置不正的岔枕按标准进行方正。

(6)撤除多余垫片,调整好胶垫或铁垫位置,用撬棍压轨枕,打紧道钉,拧紧扣件。

(7)起道。全面起道时,按计划标好起道量,看道与指挥起道。起道可分为转辙部分、连接部门、辙叉部分、叉后长枕部分。先将道岔直股外轨为标准股起足起道量,做好长平,然后做水平;起道后同时方正轨枕,再做好对应的另一股水平,逐段进行。重点起道时,一般距起道不少于20米处目测基本股钢轨外侧轨面或轨头下颚线高低情况,指挥起道,做好对应的另一股钢轨水平。

(8)捣固。全面捣固时,尖轨尖端及前后3根轨枕和辙叉部分,适当增加捣固力和镐数,尖轨跟端和钢轨接头加强捣固。对辙叉部分个别空吊板,可用起道机吊起岔进行捣固。重点捣固时,从坑头、坑尾向中间,逐渐增加捣固力和镐数。

(9)回检找细,检查水平,高低和空吊板情况,进行整修。

(10)安装防爬支撑。

(11)回填整理道床,夯拍密实。

(12)全面检查,确认符合技术要求,通知车站开通岔道,消记,撤除防护,清理现场,转移。

(13)作业的前3天,必须与电务联系,出具要求电务配合作业的三联单,由电务配合作业。

4、作业要求

如何保持岔道的良好水平和前后高低,可归结为:“四股平,水平好”。所谓四股平就是要求岔道上四股钢轨的前后高低平顺,沿岔枕方向四股钢轨轨底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做到了这一点,水平就容易保持。通常,只看外直股的前后高低,用道尺控制其它三股水平,这样做,虽然可保证水平不超限,但其它三股前后高却不一定好。因此,调查时必须做到“看四股前后高低,量四股水平”。可用弦绳测量沿岔枕方向四股轨轨底是否大致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就可对水平的变化一目了然,通过养护维修做到“四股平、水平好”。

整修道岔水平和前后高低,除采取起道和捣固的方法外,由于道岔本身的特点,还必须辅以其它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起、捣、紧、翻、削、垫、换、直、落、综。

(1)起——起道。一组道岔采取“分段起道,四股钢轨一起抬平的方法。”分段起道的好处是效率高。如果一次起道起得过长,捣固作业跟不上去,过车时就容易造成返工。分段起道一般分为尖轨、导曲、辙叉、叉后四部分,也可根据行车情况把段分得少一些或更多一些。注意掌握四股钢轨一起抬平的原则,起外直股时,压机放在导曲线上股,使中间的钢轨和枕木一起带起来;起内直股时,压机放在导曲线下股(如放在内直股,可能会把外直股带起来),四股钢轨一起量水平。根据水平情况。在内直股打撬塞,或在外曲股同时打撬塞,这是一般的做法。特殊情况时,要根据前后高低和水平的不同情况,将压机放在适当位置。如,为防止短轨拱腰,采取“远搭压机、近打撬塞”的方法,即把压机放在距钢轨接头远一些,撬塞打在钢轨接头处。起导曲线水平时,压机放在导曲线下股钢轨接头,道尺放在钢轨小腰处量水平,达到既起平接头又防止导曲线反超高的目的。

(2)捣——捣固。这是做好前后高低和水平的中心环节,必须切实做好。道岔捣固最好用机械捣固。捣固作业一般应掌握“两轻两重”的原则,即重捣接头,重捣长枕中部,轻捣钢轨小腰,轻捣长岔枕两端,使道床的密实程序适应荷载情况,以使各种道床的下沉积累大致相同。岔枕长度从3350mm以后,两内股钢轨逐渐岔枕中部靠拢,岔枕中部承受的荷载大。同时岔枕长了刚性就差,容易将两端捣高,这就要求越是岔枕中间越要捣固密实,两端部位应后捣,一般应自腰部向接头进行,自至坑洼两端向坑洼底部进行,拱腰轨从中间向两端进行。如整组道岔的前后高低较好,仅有低接头和个别小坑,可先将平的部位捣固好,再将低接头和坑洼起平捣固,因为如果先起低的地方,势必把平的地方也带高了。为了保证捣固质量,对不易捣固的隐蔽部分加一遍斜镐,将辙叉用压机轻轻吊起进行两遍捣固,道心要捣实。轻微的岔枕中部低洼,以及辙叉心低落、导曲线反超高等病害不甚严重时,可在连阴雨天气趁枕木发软时,抽出铁垫板逐根捣固。

捣固作业前,枕盒内道碴要扒至足够的深度、宽度,一般情况下,根据起道量,道碴枕木底,这样有利于捣固,尤其是导曲线及辙叉部位。

(3)紧——起道前撬起吊板,打紧浮钉,拧紧叉心螺纹道钉。道岔上比普通线路更容易产生浮离道钉,因为一根岔枕上支承着四根钢轨,担负着两个方向的行车,当其中两股钢轨受荷载作用时,由于岔枕的下沉,使无荷载作用的两股钢轨也受力。该力是通过道钉传递给无荷载作用钢轨的。当该力大于道钉的抗拔力时,垫必将道钉拔起,四股钢轨的两个方向交替受载,致使道钉普遍浮离,内股钢轨更多。如不事先打紧浮钉,起道时可带来两明显的害处:其一,不能很好地起岔枕;其二,可能产生“假水平”,起道时水平好,过车后差异甚多,因为钢轨抬起后由于道钉与轨底的摩擦,回落时未必回落到垫板上。因此,起道前必须认真打浮钉,分开式和扣件要拧紧螺栓,但此项工作往往忽略。

(4)翻——将捣不起来的弯曲木岔枕翻转使用。岔枕中部低洼较大,机械磨损显著不匀,用起道捣固办法无法做好水平时,可将岔枕翻转使用。这种做法最适宜于两个方向行车量悬殊,岔枕被压弯,前后高低水平不易做好时采用。

(5)削——削岔枕。轻微弯曲的岔枕削其两端,机械磨损不均的岔枕削成一致。这种做法只能在个别情况下采用,以免削弱或损伤岔枕。

(6)垫——在铁垫板下垫入垫片。一般只在岔枕机械磨损和四股钢轨垂直磨耗不匀,或个别岔枕低洼,用起道捣固不能整治不良水平的情况下,才采用垫的方法。垫板要选用防水、耐磨、耐压的材料制作,其尺寸与铁垫板尺寸相同,厚度可分为2、4、6mm三种。垫前要看四股前后高低,量四股水平,前后高低低洼处才能垫。要防止滥垫,以免形成以垫代捣的错误做法。

(7)换——倒换垫板、钢轨。根据直、侧向过车量不等、钢轨、垫板的磨损情况,四股钢轨水平差情况,调换钢轨、垫板、消除水平差。在大站场,有时会有这种情况:57型道岔铺设在繁忙的线路上,而62型道岔反而铺设在过车不多的线路上,这里可将62型道岔导曲线下股垫板与57型道岔导曲线上股垫板互换。有的岔道主要是直股行车,而有的岔道主要是侧股行车,这种情况将钢轨互换,既有利于水平的养护,又可做到材尽其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大站场上,这种潜力是比较大的。

(8)直——调直夹板,整治钢轨低接头。

(9)落——落道。一组道岔中因为前后高低过高致使水平和前后高低超限时,可将个别高的处所掏空枕底落道。在整治站场大平时,遇有个别高处(一组道岔或几节轨长的线路),也可以采用落道的办法。落道虽难,但动线路少,与大量抬道和顺平高点比较,还是省工的。

(10)综——综合整治接头病害。接头状态好,高低水平就容易保持,接头状态不良时,除应做好接头捣固,拧紧接头扣件,清筛接头道床等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打磨不平顺的轨面,更换硬质道碴,在接头垫板垫下大胶垫,绝缘接头更换为高强装置等。

(二)道岔方向不良和轨距不良的整治方法:

道岔是整个线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孤立地整治道岔本身的方向,脱离道岔前后大方向,道岔就不能处在应有的正确位置上。因此,良好的方向是做好道岔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站场尤为重要。良好方向的要求是: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都衔接得很好,远处看方向顺直,无“甩弯”,裂车运行也就自然平衡,没有额外的阻力。所以,在养护维修道岔前,首先要解决好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再整治道岔本身的方向。在整治方向时,要坚持拔、改、捏的做法,即大弯拨、小弯改、硬弯捏(矫直)。

1、拉绳法改道

在拔好道岔的方向后,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标准股,还必须用改道的方法改正小弯。用拉绳的方法可以保证改正方向的质量。线绳长约30米。两端用特制的铁卡固定在枕木头上,其位置选择在方向已经拨好的地方,离轨头的距离可定为300mm,然后每改一根枕木量一次线绳与轨头的距离,与300mm比较,增减超过1mm者就要改动。改第二绳时,应搭半绳前进。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测量精确,可避免因钢轨飞边和因人的视力差异带来的影响,又可省去一个人来回跑动看道。

2、改正支距及注意事项

为了精确的便准段,便可进行直股轨距和导曲线支距的改正。道岔用支距尺测量。在改正支距前,应用长钢尺和方尺核对支距点的位置,避免因钢轨爬行而错位。

3、“前三、后四”改正顺坡方法

导曲线两端轨距递减,根据“前三、后四”的要求,按每根岔枕计算的递减数来递减,比按每米递减好记好做。

4、尖轨部分轨距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1)在整治尖轨尖端曲折点后,固定尖轨尖端轨距;

(2)在整治尖轨跟端轮缘槽后,固定尖轨跟端轨距;

(3)改尖轨中部轨距,应先固定下股基本轨的位置。在两尖竖切点处(7.7m尖轨由尖端丈量3743mm,6.25m尖轨由尖端丈量3038mm),两基本轨作用边的距离等于尖轨中部轨距加一个轨头宽。

在竖切起点处按此距离固定下股基本轨后,即可参照尖轨尖端距和尖轨跟端轨距将下股基本轨其余部分改直。

(4)除去基本轨,尖轨的飞边,结合整治尖轨中部轮缘槽等,按此要求做好后,尖轨部分的轨距即能达到均匀顺坡。

(5)改辙叉部分时,首先要出去基本轨的飞边高锰钢整铸辙叉的压堆部分和作用的凹凸不平顺处,用砂轮机打磨,轮缘槽调至规定标准,然后再进行改道工作。这样,护轨与心轨的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便可保持良好,下股基本轨也可避免“臌肚”现象。

为使垫板、道钉共同受力,改道时将垫板挡肩与轨底边缘的空隙用铁条堵塞,道钉与道钉孔作用方向的空隙用“L”形贴片堵塞。这样。钢轨就不易被挤动,方向、轨距就易于保持。同时也增加了道钉的抗拨能力,延缓了无荷载作用钢轨产生吊板的周期,这种做法,在直、侧向行车量悬殊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

四、预防措施

(一)预防方向不良的措施

1、在进行道岔综合维修前,首先把道岔大方向拨好,使道岔处在正确的位置上,与前后线路衔接顺直,没有甩弯和折角,在综合维修中要细拨细改,达到方向良好,列车通过平稳。

2、每年夏季彻底矫直死弯钢轨,按规定标准弯好基本轨曲折点,达到尖轨部分轨距能够均匀递减,方向顺直。

3、整正道钉、支距垫板、轨撑,使其与钢轨联结牢固密靠,预防钢轨横向移动。

4、捣固后及时回填、夯拍道床,拔道后及时填好轨枕端部石碴,经常保持道床丰满密实,增强线路阻力,预防横移跑道。

(二)预防前后高低和水平不良的措施

1、根据道岔直、侧向行车多少,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起道:直、侧向行车大致相等时,导曲线上股和外直股钢轨适当起道;直向行车多于侧向时,两上股钢轨多起4mm左右;侧向行车多于直股时,四股钢轨起平;对辙叉心和钢轨接头要适当多起一点,预防导曲线反超高、钢轨接头和辙叉心低落,造成前后高低和水平不良。

2、根据起道情况,除全面加强捣固工作外,对多起的部位,宜加强捣固,特别是对钢轨接头,辙叉心、导曲线中部两股钢轨水平变化大的部位综合维修时必须进行第二遍捣固,增强枕下基础,预防岔枕弯曲。

(三)预防排水不良的措施

站场多有排水不良、道床脏污问题,容易形成道床翻浆和板结等病害,使道床失去弹性,加剧列车振动,破坏道岔质量。因此,在进行综合维修时,要清筛道床坡脚土垄及接头无孔石碴。铲平路肩,疏通侧沟,加强排水;对翻浆冒泥、板结道床,要不惜工时,方开岔枕,挖除翻浆,全面清筛石碴,必要时更换为优质道碴,根治和预防道床排水不良的病害。

总之,道岔养护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妥善安排安全好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合理地使用劳动、机具和材料,有效地预防和整治道岔病害,经常保持道岔良好状态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发挥其重要作用,保证道岔畅通无阻。

五、参考文献

中国铁道出版社:《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维修管理规程》、《铁路安全管理规程》、《铁路道岔养护(修订版)》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铁路道岔水平不良和方向不良产生的原因
与整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作者信息:李 志 棚

注意:内容涉及标准可能存在废止的情况,请实际操作中勿采用,本文仅提供知识参考思路!若有错误,请留言指正,也希望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到你!
声明:本文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非本站立场,编辑时进行少量增删,且内容仅做技术交流和分享,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病害整治

固定型提速道岔直股护轮轨非正常磨耗原因分析

2023-11-6 0:00:35

病害整治

矿区铁路道口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11-23 0:00: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