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牵引计算(calculation of railway train traction)是铁路列车运行参数及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用以解算列车质量、运行速度、运行时间、制动以及能源消耗等有关问题。列车牵引计算不仅是运输组织的依据,也是机车运用、动力选择、铁路选线、铁路设计、经济评估以及信号机布置等基础,是铁路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
在高速铁路系统中,牵引计算主要包括列车运行速度和时间的计算、闭塞分区的划分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内容。
01 计算模型
列车运行距离和运行时分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ds=\frac{1000 \cdot(1+\gamma )(v^2_2-v^2_1)}{25.92 \cdot g \cdot c}$$
$$dt=\frac{1000 \cdot(1+\gamma )(v_2-v_1)}{3.6 \cdot g \cdot c}$$
其中:ds和dt为分别由速度v1变化到v2的运行距离增量和运行时间增量;
c为单位合力,单位为(N/kN);
r为回转质量系数,即列车回转质量与列车总质量之比。对于引进和国产化的各种类型动车组来说,回转质量系数,值不同,故按照实际提供的数值进行计算;
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
02 计算追踪间隔原则
2.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定义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指同种列车、同种速度和同种运行方式下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包含列车在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在车站的发车间隔时间、到达间隔时间及列车通过车站的追踪间隔时间四部分,需要对各部分逐点计算并取其最大值。
2.2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1)区间的追踪间隔时间
$$I_区=3.6\frac{L_区}{v_运} =3.6\frac{l_列+l_{分区}+l_防+l_制}{V_运} +t_附$$
其中:
\(l_列\):列车长度(m);
\(l_{分区}\):闭塞分区长度(m);
\(l_{防}\):列车安全防护距离(m);
\(l_{制}\):车载ATP形成的制动模式曲线区域长度(m);
\(v_{运}\):前后列车间隔距离内列车平均运行速度(km/h)
\(t_{附}\):包含信号系统应变时间及司机确认目标距离和速度变化的时间(s);
(2)在车站的发车间隔时间
$$I_发=3.6\frac{L_发}{v_运} =3.6\frac{l_防+l_{岔区}+l_{离区}+l_列}{v_运}+t_{发作} $$
其中:\(t_{发作}\)——为车站办理列车发车作业时间
(3)在车站的到达间隔时间
$$I_到=3.6\frac{L_到}{v_运} =3.6\frac{l_列+l_{岔区}+l_{防}+l_制}{v_运}+t_{到作}$$
其中:\(t_{到作}\)——为车站办理列车到达作业时间(s)。
(4)通过车站的追踪间隔时间
在高铁线路上,列车通过车站按自动通过考虑,其列车通过车站的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办法同区间追踪间隔一样。
03 闭塞分区划分原则
闭塞分区长度原则上按照不少于2000m进行设计,满足350km/h速度、3分钟列车追踪运行的要求。
闭塞分区配置要考虑电气化分相绝缘器的位置,以防止列车停车再运行时无法越过无电区域。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高速铁路牵引计算方法
原文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RxJWz6T5tuQRmMQxA1mShw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