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图根据2001年11月20日铁道部运输局主持的92型60kg/m钢轨12号木枕道岔改进设计方案审查会通过的“技术审查意见"设计的。
2.道岔全长a值. b值均与原木枕道岔相同,可以满足现场整组改造。
3.本道岔适用于我国标准轨距时这不大于120km/h的铁路线路,同时适用于92型60kg/m轨12号木枕道岔改造更换。
4.道岔允许通过速度:
直向:旅客列车: 120km/h
货物列车: 90km/h<轴重23t)
侧向: 50km/h .
5.本道岔的轨下基础采用混凝土岔枕,与本道岔相配套的岔枕图专为SC330- 500.
6.本道岔用于单渡线时,线间距需≥5m,若用于线间距< 5m单波线时,长岔枕应另行设计,
7.道岔轨距为1435mm,尖轨尖端及直线尖轨创切范围内有构造加宽。
8.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主线,除牵引点处岔献的间距为650mm.连杆处607mm外,其余均为600mm,1~ 82号岔枕带编号一侧在道岔主线方向 , 83~ 90号徐杭带标志一侧靠近辙又角平分线。
9.混凝土岔枕底宽为300mm,项宽为260mm,高为220mm.
10.道岔主要结构特点:
10.1尖轨为负割圆曲线,采用12480mm长的弹性可夸尖轨,用60AT铜轨制造,尖轨尖端为藏尖式,跟端采月限位器结构。
10.2尖轨工作边。非工作边的斜度均为1:4.
10.3尖轨设二个牵引点,采用联动内锁转换装置,安装于两岔杭中间,转罐机通过托架固定在长岔枕上在尖轨第一牵引点之前及第二牵引点之后各设一块通长垫板。 第一牵引点动程为 180mm,第二奉引点动程为75mm
10.4固定辙叉采用高錳钢整铸式,趾端及跟端均采用接头夹板固定联结。
10.5为加强基本轨稳定性,减小外倾和喊小轨距扩张 ,在基本轨外侧设新型弹性轨撑。
10.6为防止螺栓副的松动,水平螺栓均采肘施肪松螺母; I型弹条螺栓采用限位板与附施肪松螺母组合的大扭矩防松结构。限位板安装力矩为1 10N.m,与欤配合使用的耐施防松螺母的安装力炬为300N.m,其余防松螺母的安装力矩按耐施防松蝶母相应规定执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