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施工技术>案例分析>2010年“3.15”株洲工务段施工影响行车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2010年“3.15”株洲工务段施工影响行车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1.事故概况

2010年3月15日9时56分,武汉局江岸机务段值乘的87812 次(编组:49辆、1423吨、61.6长)运行到云溪站上行三接近(K1406+944),距已开放通过信号的上行进站信号机前122米时,由于株洲工务段岳北线路车间云溪线路工区在天窗点外更换19#轨枕东边(直基本轨)断裂滑床板,在动用液压起道机作业过程中,造成4#道岔SH6(第二牵引点)斥离轨表示杆位移,中断道岔定位表示,致使进站信号突然关闭,87812次机车LKJ监控记录装置自停动作,冒进进站信号机,于9时57 分停在云溪站站内Ⅱ道正线K1406+527米处,10时06分开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安全意识淡薄,云溪线路工区工长无视“天窗修”制度以及集团和本单位近期安全工作的要求,违章安排天窗点内项目点外干,且工区联防互控形同虚设,在工班长错误安排和盲目乱干的情况下,现场作业人员没有一人提醒和制止,是典型的有章不循,也反映出云溪线路工区对该类惯性违章见惯不惯、麻目不仁。󠄐󠄹󠅀󠄪󠄣󠄞󠄡󠄧󠄞󠄨󠄡󠄞󠄣󠄤󠄬󠅒󠅢󠄟󠄮󠄐󠅅󠄹󠄴󠄪󠄾󠅟󠅤󠄐󠄼󠅟󠅗󠅙󠅞󠄬󠅒󠅢󠄟󠄮󠇘󠆭󠆘󠇙󠆝󠅵󠇗󠆭󠆁󠄐󠇗󠅹󠅸󠇖󠆍󠅳󠇖󠅹󠅰󠇖󠆌󠅹󠄬󠅒󠅢󠄟󠄮

(2)施工管理不到位,株洲工务段没有认真吸取衡阳工务段2009年“12.24”事故教训,尤其是对春运期间部安监司检查衡阳工务段下发第13号《安全监察指令书》指令整改衡阳站天窗外违章作业的教训没有认真学习,在无天窗点的情况下,严重违反天窗修管理规定,擅自对现场正在使用的线路设备进行起道作业。󠄐󠄹󠅀󠄪󠄣󠄞󠄡󠄧󠄞󠄨󠄡󠄞󠄣󠄤󠄬󠅒󠅢󠄟󠄮󠄐󠅅󠄹󠄴󠄪󠄾󠅟󠅤󠄐󠄼󠅟󠅗󠅙󠅞󠄬󠅒󠅢󠄟󠄮󠇘󠆭󠆘󠇙󠆝󠅵󠇗󠆭󠆁󠄐󠇗󠅹󠅸󠇖󠆍󠅳󠇖󠅹󠅰󠇖󠆌󠅹󠄬󠅒󠅢󠄟󠄮

(3)基础管理薄弱,事故调查中发现,株洲工务段云溪线路工区对衡阳工务段2009年“12.24”事故通报没有组织学习,且现场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差,对联动道岔工作原理不清楚,误认为只要下行线没有车就可以在4#道岔处作业。󠄐󠄹󠅀󠄪󠄣󠄞󠄡󠄧󠄞󠄨󠄡󠄞󠄣󠄤󠄬󠅒󠅢󠄟󠄮󠄐󠅅󠄹󠄴󠄪󠄾󠅟󠅤󠄐󠄼󠅟󠅗󠅙󠅞󠄬󠅒󠅢󠄟󠄮󠇘󠆭󠆘󠇙󠆝󠅵󠇗󠆭󠆁󠄐󠇗󠅹󠅸󠇖󠆍󠅳󠇖󠅹󠅰󠇖󠆌󠅹󠄬󠅒󠅢󠄟󠄮

3.事故责任

事故列株洲工务段全部责任。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案例分析

2010年“1.18”广州工务段货物列车撞小车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2021-6-3 0:00:06

案例分析

2010年“3.29”广州客专维修基地施工影响行车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2021-6-5 0:00: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