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魅学术
-
一、现象 滑床板脱焊、断裂、磨耗、侧斜,尖轨有卡阻风险,用塞尺量滑床板与尖轨底离缝大于2mm,滑床板磨耗深大于3mm或出现台阶。 二、原因分析 滑床板在曲基本轨一侧开焊多,主要是直向行车速度高、密度大, 直尖轨受力带动滑床板下沉,而曲基本轨则被动向滑床板施加向上的力,高频反复振动造成曲股滑床板开焊较多。 从养护原因看,转辙部分不易捣固,转辙部高低不良、空吊,个别滑床板受力不均,造成滑床板开焊或折断…
-
摘要:曲线病害作为一种常见的铁路线路故障,一直以来都是铁路工程和铁路线路防御的重点所在,尤其是在新时期我国铁路运输提速,使曲线病害现象变得更加严重,这一现象使我国的铁路安全受到威胁,运输成本大幅度增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铁路公务维修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曲线病害大多发生在铁路上,尤其是在一些厂区铁路上也较为常见,所谓的厂区铁路是用于承接各个生产区域以及多…
-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既有线重载铁路在建设时由于设计水平低、施工技术差,并且仍持有“重桥梁,轻路基”的建设思路,对于路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就近取土填筑路基。此外,随着重载铁路向着重载化、高速化的发展,轨道结构承受着较大的荷载,并且在降雨或地下水等水因素的作用下,路基强度急剧降低,致使既有线重载铁路路基的翻浆冒泥病害进一步加重。 据朔黄铁路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翻浆冒泥达882处之多,严重影…
-
1 概述 《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中技术标准第3.1.2规定:“运营桥上线路中线与梁跨设计中线的偏差,钢梁桥不应大于50 mm,圬工梁不应大于70 mm,行车速度大于120 km/h区段,钢梁、圬工梁均不应大于50 mm。超过偏差限值时应进行检算,如果影响承载能力(即K<1)或者侵入限界时,必须进行调整。”为了保证铁路桥梁(包括钢梁桥和圬工桥)线路中线与桥跨中线的偏差符合这一要求,就需…
-
摘要 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半径小于300米)上的钢轨侧磨是铁路轨道损害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使用60kg/m钢轨且未采取涂油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本文研究了在此条件下,导致钢轨因侧磨而更换的典型累计总通过量(总重)范围。根据现场经验和统计数据,确定了钢轨更换的典型范围为15至30百万吨(Mt),其中经验值常集中在20至25百万吨。论文讨论了轴重、运量构成、通过速度、轮轨关系、轨道几何状态等关键影响因素。…
-
一直以来线路设备按照“动、静态结合”的理念进行修理。客专系列道岔是高速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但由于设备的复杂性,仅依靠以往方式和日常养修经验往往无法满足不同系列、不同型号道岔的分析需求。本文在动、静态检测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同图号道岔构造差别、检测原理、动态不平顺超限计算逻辑等元素相结合,用模拟图及数据展示的方式进行推导验证,解决现场某线长期动态不平顺超限问题。最后采用不同型号设备对比验证结论…
-
一、 ZYJ7+SH6牵引分动外锁闭提速道岔存在的普遍问题。 该牵引转辙设备设计的额定牵引力为5890牛顿(1810+4070)/9MPa,当溢流压力为12MPa时,对应的牵引力不小于8890牛顿(3130+5760)。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大量的辙机定反位内表示杆与机体磨卡、锁闭框与锁闭杆卡阻、转辙机内动作杆与外锁动作杆连接过紧、钩锁与锁框及钩轴等活动部位不油…
-
一、日常检查基本轨横移 1.轨撑调整块与轨撑间有锈,说明调整块与轨撑接触不实。 2.轨撑调整块底部与滑床板接触,说明调整块作用不良。 3.轨撑上沿与基本轨有缝隙,说明轨撑未起到支撑钢轨的作用。 4.调整块与基本轨存在缝隙,说明调整块作用不良。 5.滑床板内侧与基本轨存在缝隙,说明基本轨存在横移。 二、基本轨横移整治 1.工务使用道尺测试轨距是否标准,轨距小时在滑床板内侧加穿条,轨撑处调整块打实;轨…
-
道岔缺口变化是铁路信号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指道岔转换到位后,表示杆(检测杆)与锁闭装置之间的机械间隙(缺口)超出允许范围,导致信号联锁异常甚至影响行车安全。其变化原因涉及机械磨损、环境因素、安装调试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机械磨损与变形 1.道岔部件磨损 (1)尖轨与基本轨:长期受力摩擦导致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良,表示杆位置偏移。 (2)锁闭装置磨损:锁闭钩、锁闭铁等部件磨损,造成锁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