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方法较多,下面以表为例主要介绍梯形修正法。
[例题]已知某曲线实测正矢、计划正矢如表所示,试完成表中拨道量计算。
1.计算正矢差
正矢差=实量正矢-计划正矢
当实量正矢大于计划正矢时,正矢差为“+”号;当实量正矢小于计划正矢时,正矢差为“-”号。正矢差的“+”号值和“-”号值分别加在一起,其数值必然相等,否则要复查和改正计算上的错误。
如表计算结果,正矢差的正值与负值均为34mm。.
2.计算正矢差累计
计算正矢差累计可按表箭头表示的方向,用“斜加平写”的方法进行累计。如表中,第4测点的正矢差累计=第4测点的正矢差(-5)+第3测点的正矢差累计(-1)=-6。
每个测点的差累计数算出来以后,对其正号值与负号值分别累加比较。如数值相等,则不必修正,即可进行半拨量计算;如数值不等,说明曲线始点或终点将发生拨道量,故应进行修正。
3.修正正矢差累计
用梯形修正法在一些测点上,加一些与正矢差累计合计的符号相反、总的数值相同的修正量。在本例中需要加正数,总的修正量为2,即在测点4、5上各设修正量为+1,其合计为+2,与正矢差累计合计数相同符号相反,这样就可以消去-2,保证了曲线头尾位置不变的要求。如果需要消去的差累计合计数值较大,可在多个测点上修正。为了保证曲线的圆顺性,相邻测点修正量应排列成梯形的渐变形式,渐变量为1mm,一般不要超过2mm,并且在相邻测点上修正量由增加转变为减少时,至少有两个相邻测点上的修正量相同,确保曲线圆顺。
4.计算半拨量
半拨量可按表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用“平加下写”的方法进行计算。
半拨量=前点正矢差累计+前点修正量+前点半拨量
表中,第5测点的半拨量=4测点的差累计+4测点修正量+4测点半拨量=-6 +1-4= -9。
表计算结果,第-一个测点和最后一个测点的半拨量均等于零,符合始、终点半拨量等于零的要求。如果半拨量很大,要求把它减少到许可程度,也可用梯形修正法。一般地,曲线的上半部半拨量“-”号值大,曲线轨道往下压得多,可先用正号梯形来修正,在下半部用负号梯形来反修正;反之,如曲线上半部半拨量“+”号值大,曲线轨道往上挑得多,可先用负号梯形来修正,在下半部用正号梯形来修正。但修正量的合计与正矢差累计的合计必须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
5.计算拨量
拨量=半拨量x2
6.计算拨后正矢
拨后正矢=实量正矢+拨量-(前点拨量+后点拨量)/2
表中,第5测点的拨后正矢=5测点实量正矢+5测点拨量-(4测点拨量+6 拨量)/2=92+( -18) -( -8-22)/2=89mm。
通过计算,拨后正矢合计应与实量正矢合计、计划正矢合计相等;若干点拨后正矢与正矢相比较的增减数,应和修正量的计算根据相吻合,否则应复查在计算上的错误。对照拨后正矢与计划正矢值可以发现,在修正过程中,梯形修正法虽然没有考虑计矢,但实际.上与调整计划正矢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修正差累计实质是改变了计划正矢。对于没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方法,与上例计算基本相同。
[quote ids=3273]
文献引用:
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 《铁路线路工》[M].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