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探伤仪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普速)

一、作业条件

1.本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是采用单轨式钢轨探伤仪对在役的43kg/m~75kg/m钢轨进行探伤检测作业。

2.探伤作业环境温度为-30℃~+50℃,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停止或取消探伤作业。

3.按照年度各线探伤检测周期制定月度检测计划,提报探伤检测的班组、时间、里程、点内/外作业计划,批准后方可上道检测。

4.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应符合铁标TB/T2340和JJG(铁道)130《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技术要求,并且状态良好。

二、作业准备

1.人员组织。

钢轨探伤作业组负责人由班长以上探伤工担任,检测作业设执机手2人、辅机手2人、班长1人(兼道岔手工检查)、随作业组防护1人、前后远端防护2人、驻站联络1人、汽车司机1人。

2.机具备品

钢轨超声波探伤仪2台、无线对讲机(或其它通信工具)4台、备用探头(30°、70°、30°+0°各一个)、检修工具1套、白铅油、探头耦合油及安全防护用品等。

三、作业流程

1.班前准备。

(1)每日作业前,工长(班长)在布置工作时,要做好安全预想和薄弱地段预报,说明作业环境和位置,若作业地点存在瞭望不良或通信不畅地段,必须增派防护员。

(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班前要充分休息,提前20分钟到岗,衣帽穿戴整齐,防护员必须按标准着装。

(3)检查探伤仪各部状态,按规定对探伤仪灵敏度进行调整,严禁探伤仪“带病”上道作业。

(4)携带当日探伤派工单、探伤工作日志、探伤防护记录簿、重伤钢轨通知单、当月探伤计划及护用防品、工具备品。

(5)检查钢轨探伤应带的材料、酒精、水及各类备品。

(6)工长(班长)负责探伤作业组安全工作。在作业前由班长指定一名安全员,协助班长抓好当日安全工作。必须了解防护员精神状态,如防护员状态不佳,不得担任防护任务。

2.检测作业。

(1)防护员按线路速度等级要求进行防护。电气化区段探伤应执行电气化区段安全作业有关规定。

(2)驻站及现场防护员到达防护规定位置,确认无列车后,仪器方可上道作业。

(3)站专线探伤时应明确所探股道的起、讫位置(岔号)。驼峰地段应重视坡峰、坡谷地段钢轨的探测;轨面锈蚀严重时,需除锈后再探测;若遇机车、车辆压道无法探伤,作好记录,及时补探。

(4)探伤检测人员需具备中国铁路总公司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Ⅰ级以上资质。

(5)检查发现钢轨疑似伤损后应进行双机确认,确认后要在缺陷处作好标记,并填写重伤钢轨通知单,通知所属工区(车间)及工务段调度及时更换。

(6)探伤作业应遵循“接头(焊缝)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的原则。因故暂停探伤作业时,如续探应退后不少于1.0m重复探伤。

(7)探伤速度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两台仪器作业前后距离不得大于50m。

(8)对现场存在的轻伤或轻伤有发展的钢轨应复核确认并做好记录,刷新伤损标记。

3.作业完成。

(1)探伤结束后,全部人员撤出网围栏,通知驻站防护员销记。

(2)下载当日探伤全程记录,发至探伤数据回放组,总结当日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探伤工区汇报当日安全情况、任务完成及钢轨伤损情况。

(3)放尽耦合水,擦净仪器,并及时充电、维护保养,确保下次探伤使用。

四、技术标准及质量控制

1.探伤标准及要求。

(1)探伤仪和探头性能指标应符合铁标《钢轨超声波探伤仪》TB/T2340的规定。

(2)探伤灵敏度应在钢轨实物试块上进行测试,检测各类人工缺陷灵敏度不少于20dB的余量。

0°探头通道:反射法5mm水平裂纹当量;穿透法136mm处φ6mm通孔或底波降低6dB。

37°(或35°至45°之间的其他角度)探头通道:3mm螺孔裂纹当量。

70°探头通道:φ4mm平底孔当量。

(3)判伤标准、伤损处理:钢轨、道岔部位伤损判定标准及处理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有关规定执行。

2.钢轨接头探伤。

(1)钢轨接头探伤时,应执行三看,即:一看波形显示(遇有导线孔、螺孔、轨端波形同时显示时,及时调整灵敏度,调整探头位置并反向探测);二看探头位置(主要看前后37°探头过轨缝时位置,确保螺孔裂纹全面探测);三看接头状态(遇有轨面不良、道砟坍塌、空吊及大轨缝接头应用仪器和手工结合检查)。

(2)应注意轨端1m左右范围内的核伤探测。

(3)在探测绝缘、高低、马鞍形、低接头时,要确保探头与轨面耦合良好。

(4)对异型接头应注意探测声程的调整和波形分析。

(5)线路上插入短轨应作为探伤的重点(多数为再用轨),凡发现气割孔钢轨应立即按重伤钢轨通知线路工区更换。

3.道岔部位探伤。

(1)进入道岔前,作业负责人要根据道岔各部位状态,提出探伤重点,大站场(或编组场)应明确各组道岔的探测范围。

(2)道岔基本轨的探伤,要慢走细探,分清探头回波和报警声;曲基本轨要擦去油污,必要时进行反向探测。遇有尖轨高于基本轨时,随时调整探头位置,并注意探头与轨面耦合状态。

(3)尖轨探伤时,仪器探伤区域为轨面宽度大于50mm的部位,小于50mm的部位采用手工(通用仪器)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高锰钢整铸辙叉采用手工检查,钢轨组合辙叉采用仪器探伤与手工(通用仪器)检查相结合,并加强对可动心轨、护轨、翼轨的探伤检查。

4.曲线钢轨探伤。

(1)曲线钢轨探伤应根据磨耗情况和钢轨状态降低探伤速度。探伤前应提前通知探伤区段所属线路工区(或曲线涂油组),探测当天停止涂油作业。

(2)遇有小半径曲线,应根据上股侧磨、下股压宽、掉块的程度,及时调整探头在轨面的位置,并加大水量保证耦合。

(3)检查鱼鳞纹横向裂纹(核伤)时,必须调整斜70°通道增益,使之出现5%的杂波,波形位移1.5格以上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校对。

(4)出曲线进入直线应清除探头保护膜底部和尼龙轮沿上粘的油污,并回调探头位置。

5.桥梁、隧道钢轨探伤。

(1)隧道探伤时,要注意0°探头底波显示的变化及37°探头对轨底横向裂纹和垫板卡损回波显示,发现可疑波形应用弹簧小锤敲、电筒(镜子)照,综合判伤。

(2)进入桥梁、隧道探伤应慢走细探,加大水量保证耦合。发现疑似伤损波形要双机校对,严防伤损漏检。

(3)桥梁、隧道发现的轻伤或轻伤有发展的钢轨一律比照重伤钢轨通知线路工区更换。

6.成段更换钢轨探伤。

(1)成段更换钢轨在线路验交时,必须进行探伤,并在三个月内加强检查和监视;若新轨上道探测发现伤损时,按规定处理,并及时上报工务段线路科。

(2)对成段更换新轨及新更换再用轨探伤时应加大水量,提高灵敏度,注意对轨面剥落、重皮压痕、轨腰纵向及轨底划痕或碰伤等外观检查,并做好记录。

7.道口钢轨探伤。

(1)道口轨面不洁,应执行“一扫、二冲、三探伤”作业要领。

(2)对于土、煤、沙等长期埋没轨底的道口,特别注意轨底回波显示,若底波消失或减弱说明锈蚀严重,应通知线路工区进行拆检。

8.站专线钢轨探伤。

(1)站专线钢轨探伤应明确所探股道的起、止位置(岔号),驼峰地段应重视坡峰、坡谷地段钢轨的探测。

(2)根据轨型变化及时调整探伤仪轨型选项和探伤灵敏度。

(3)遇有股道压车当日无法检测时,要做好记录并安排时间补探。

(4)遇有泥沙、油污、煤渣、结冰等杂物应及时清除,保证探伤质量。

五、安全控制措施

1.现场探伤作业无论是“天窗点内”或“天窗点外”,都要提报申请,凭“派工单”上线作业。

2.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必须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员工担任并持证上岗。

3.钢轨探伤仪上道作业采用两台仪器分股并进,每组人员不少于8人,一台探伤仪单独作业时不得少于5人;两台仪器探伤时前后间距不准超过50m。

4.钢轨探伤作业应迎着列车方向进行检查。

5.现场防护员必须走路肩,中间防护员3~5分钟与前后防护员联系一次,来车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携仪器下道避车。

6.对探出的伤损钢轨进行分析时,需拆检无缝线路缓冲区接头螺栓观察螺孔裂纹时应执行无缝线路作业有关规定,其它拆检螺栓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7.在大修施工地段探伤时,要注意施工车辆和线路上散放的机具、配件。

8.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

9.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 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10.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休息时不准坐在钢轨、轨枕头及道床边坡上。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5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上开来的列车。

11.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瞭望时,应停止线上作业和上道检查,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

12.进入桥梁或隧道,探伤前应和巡守人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找避车洞避车。

13.在酷暑高寒季节作业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措施。

注意:内容涉及标准可能存在废止的情况,请实际操作中勿采用,本文仅提供知识参考思路!若有错误,请留言指正,也希望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到你!
声明:本文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非本站立场,编辑时进行少量增删,且内容仅做技术交流和分享,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技术交底

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普速)

2021-5-19 0:00:38

技术交底

双轨探伤仪钢轨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普速)

2021-5-21 0:00: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