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增加钢轨平顺性、设备框架刚度,提高道岔及钢轨接头质量﹑改善钢轨接头及道岔技术条件,保证列车平稳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提速区段线路工区钢轨和道岔接头冻结。
3.作业标准
3.1 配新钢轨应使用全长淬火轨,使用新轨、新夹板时,应使用角向打磨机做如下打磨处理:轨头颚部及夹板上接触面打磨宽度16mm,轨底坡及夹板下接触面打磨宽度25mm,打磨程度应使金属光泽出露80%以上。
3.2 使用道上原轨时不需打磨。接头夹板无伤损﹐用1m直钢尺测量,工作面凸凹不平不大于0.1mm,侧面弯曲矢度不大于0.5mm。
如夹板状态良好、无需更换时,夹板也不必打磨。要求钢轨状态良好,接头无伤损、掉块、肥边,无大于0.3mm的波浪形磨耗,接头错牙不大于0.3mm。
3.3 非厂制钢轨接头,将钢轨进行轨头淬火处理,钢轨端面垂直偏差不大于1.5mm,螺栓孔位置及间距偏差不大于1mm。
3.4 采用专用接头联结零件,螺栓扭矩达到规定标准。
3.5 冻结接头一般采用“瞎缝”冻结,在无缝道岔固定型辙叉前后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处所,可预留不大于10mm的轨缝。轨缝为5~10mm时,应加人轨片或玻璃钢端板。
3.6 接头前后4根轨枕应为同一类型,并铺设14mm加厚胶垫。
冻结接头前后50m范围内扣件应达到“全、正.靠、润、紧”的要求。
3.7 接头及其前后50m范围内道床清洁、饱满、无板结翻浆。
3.8 接头处轨道几何状态良好,无低接头,无大于2mm的空吊板。
3.9上道钢轨必须倒棱﹐钢轨端部倒棱标准:倒角60°,轨端水平方向长度1.0mm,沿轨端顶面向下8~10mm。
3.10 冻结接头要求平顺无错牙,用1m直尺测量,钢轨顶面矢度容许误差士0.3mm;钢轨侧面作用边矢度容许误差±0.3mm。
3.11 道岔冻结后﹐设置3个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个,在岔头和岔尾处各设1个。
3.12 接头编号:道岔始端为О左.0右号,尖轨跟部外直为1号、内直为3号、外曲为2号,内曲为4号,辙叉趾端直向为5号,辙叉跟端直向为6号,道岔终端外直为7号,其他接头按轨号编号。
4.作业条件
4.1 利用综合维修天窗﹐不纳入月度施工计划,如需要成段冻结接头,应纳人月度施工计划,在车站“运统-46”(工务)登记。
4.2 带班人不低于班长,工长监控。
4.3 人员不少于4人,具体分工;现场防护1人,带班1人,作业2人。
5.作业程序
5.1 作业准备。
5.1.1 料具:24mm的施必牢螺栓、角向砂轮机、活口扳手、扭力扳手液压机、撬棍、1m直尺、捣镐、叉子、夹板、高弹胶垫、石笔、发电机组、钢丝刷、砂布、毛刷、棉纱、丙酮、油刷、防锈剂、T形扳手、仿形打磨机。
5.1.2 调查分析,确定钢轨或道岔接头冻结方案。
5.1.3 检查机具状态,校对量具,检测轨温,接头冻结锁定轨温为29C±3C。
5.2 防护。
在车站“运统一46”(工务)登记,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短路线。
5.3 接头冻结。
5.3.1 采用高强螺栓施必牢防松螺母冻结接头。
引用文献:
普速铁路标准化作业培训教材编委会编. 《线路工》[M]. 20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