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鑫业)在工务部的统一部署下,6月17日至19日,段重点维修一车间、重点维修三车间赴奎屯工务段辖区内的石河子站,投身于一场为期三日的道岔大修会战。经过这三天紧张而充实的施工,我个人的体会尤为深刻。此次施工采用了与我们往常截然不同的作业模式,这促使我开始思考两种作业方法的差异及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两种作业方式的对比:󠄐󠄹󠅀󠄪󠄢󠄡󠄦󠄞󠄧󠄣󠄞󠄢󠄡󠄦󠄞󠄡󠄦󠄩󠄬󠅒󠅢󠄟󠄮󠄐󠅅󠄹󠄴󠄪󠄾󠅟󠅤󠄐󠄼󠅟󠅗󠅙󠅞󠄬󠅒󠅢󠄟󠄮󠇘󠆭󠆘󠇙󠆝󠅵󠇗󠆭󠆁󠄐󠇗󠅹󠅸󠇖󠆍󠅳󠇖󠅹󠅰󠇖󠆌󠅹󠄬󠅒󠅢󠄟󠄮
一、前期准备工作
“散出整进”的道岔无缝化模式:根据站场的地理条件确定道岔组装位置,利用点外作业或者邻近营业线施工进行线下焊接和组装,有效减少了线上焊接作业,降低了线上作业的风险。此外,该作业模式不受图定天窗的影响,确保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时间。
“散进散出”的道岔无缝化模式:首先通过排轨道车将道岔大部件途卸至作业地点,然后利用维修天窗进行线下基本轨、尖轨的焊接。其次利用维修天窗进行更换垫板及掏锚六角螺栓。该方式受图定天窗开设影响较大且准备周期较长。
二、施工组织流程
“散出整进”的道岔无缝化模式:该方法通过使用轨距杆和木枕构建简易道岔轨排,实现道岔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至指定作业位置,并在精确定位后将新道岔安置于原位。这种施工方式与成组更换道岔的方法相似,要求作业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更换经验。
在石河子站为期三天的施工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方面:1.调整垫板和滑床板的工作。道岔定位后,需要众多人员使用压机和大锤对位置不当的垫板进行敲击调整,以确保其正确就位。这项工作量大、耗时长、人力投入多。尽管如此,垫板和滑床板等零部件能在一个天窗时间内全部更换完毕,从而减少了后期维修天窗的数量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消耗。2.旧轨料的回收。施工计划中包括轨道车的同步配合作业,利用抓枕机将旧轨料全部装车。施工结束后,能够实现工完料净场地清,减少了道岔无缝化施工后轨道车回收旧轨料的工作量,缩短了整个施工周期。
“散进散出”的道岔无缝化模式:通过准备天窗将需更换的道岔大部件预先途卸至作业道岔线下并完成焊接,随后提报施工天窗进行更换。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旧道岔部件的切割和零配件拆除,同时更换新轨件及零配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且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能够迅速应对,从而降低施工延误的风险。然而,该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
1.正常的道岔无缝化施工天窗时间为180分钟,若受其他天窗作业等因素影响,实际可用时间会进一步缩短。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虽然可以完成整组道岔大部件的更换,但由于线上焊接工作量大,特别是辙叉焊接耗时较长,这将导致在焊接过程中干扰焊接的作业无法进行。结果是道岔的垫板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更换完毕,需要后续申请天窗时间进行更换整修及回收旧料,这不仅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延长了整个施工周期。2.线上焊接数量较多、风险较高。󠄐󠄹󠅀󠄪󠄢󠄡󠄦󠄞󠄧󠄣󠄞󠄢󠄡󠄦󠄞󠄡󠄦󠄩󠄬󠅒󠅢󠄟󠄮󠄐󠅅󠄹󠄴󠄪󠄾󠅟󠅤󠄐󠄼󠅟󠅗󠅙󠅞󠄬󠅒󠅢󠄟󠄮󠇘󠆭󠆘󠇙󠆝󠅵󠇗󠆭󠆁󠄐󠇗󠅹󠅸󠇖󠆍󠅳󠇖󠅹󠅰󠇖󠆌󠅹󠄬󠅒󠅢󠄟󠄮
三、如何优化“散进散出”的道岔无缝化模式
1.提高机械使用率。在往常的道岔无缝化施工中,通常需要动员大量作业人员进行轨件的更换工作。该作业方式效率较低,且存在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风险。此外,该作业方法需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和较高的经济成本。采用机械代替人力,使用抓枕机配合作业,缩短轨件进出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以及有效降低作业成本。
2.改变作业流程。在7月8日和10日喀谷站8#、14#道岔无缝化施工中,我们对往常的作业流程进行了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优先更换了道岔的基本轨、尖轨以及前后引轨,而暂时保留了辙叉不更换。这种调整为我们争取了更多时间来更换道岔的滑床板及垫板,确保在一个天窗内除了辙叉以外的所有轨件及零配件更换完毕。
此举减少了施工中线上焊接的需求,同时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道岔轨距精调、起道捣固及拨道等整修作业,从而提升了作业质量并降低了线上焊接的风险。此外,这一措施还减少了后期维修天窗的需求,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缩短了整个施工周期。通过利用3个天窗,这两组道岔的作业已经全部完成,相较于以往的作业方法,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后续珍珠泉站的10组道岔无缝化过程中,我们将沿用这种作业模式,通过持续的实践来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3.优化施工计划。针对每个站场独特的地理条件,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通过深入现场踏勘,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机械配合或轨道车配合的方案,确保了每个环节的精准对接。使得我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回收旧轨料,进而提升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