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轨魅学术>心得体会>关于使用机械进行成段更换轨枕施工方法的认识

关于使用机械进行成段更换轨枕施工方法的认识

(作者:李通)自9月12日接到段生产组织安排通知,由我车间将要接手乌西Ⅰ场成段更换轨枕、股道间铺设步行板施工项目,由于我学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太少,始终没能想明白现场施工组织是怎样安排的,一听说又是轨道车、又是大型施工机械、又是大型养路机械等等,我无法想象现场是怎样组织。󠄐󠅅󠄹󠄴󠄪󠄾󠅟󠅤󠄐󠄼󠅟󠅗󠅙󠅞󠄬󠅒󠅢󠄟󠄮󠇘󠆭󠆘󠇙󠆝󠅵󠇗󠆭󠆁󠄐󠇗󠅹󠅸󠇖󠆍󠅳󠇖󠅹󠅰󠇖󠆌󠅹󠄬󠅒󠅢󠄟󠄮

从9月15日至9月26日,我所带领的车间干部职工参与到重点维修三车间组织的乌西Ⅰ场的成段更换轨枕施工组织中,跟随有经验的车间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学习新型成段更换轨枕施工作业过程。紧接着由我们车间自主完成一周的施工组织安排,对乌西Ⅰ场3条股道进行完成更换任务。通过2周的实践参与,我对新型成段轨枕施工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施工效率提升,缩短施工周期

在以往的传统“人海+撬棍”模式单根循环 8~10 min,劳动强度大、占线时间长,已无法匹配“大天窗、快节奏”运输要求,且受人员体力、作业时间等因素影响,施工效率较低。而现如今,采用抓枕机进行成段更换轨枕施工,每个天窗480min,同时封锁相邻的两条股道进行施工,从机械进场→运输材料→现场卸枕→现场更换→线路整修→旧枕回收→质量验收→机械出场→限速开通,同步股道间进行卸步行板,同时进行铺设完成,简直就是“一条龙式”的安排。根据现场记录,9台抓枕机同时作业,每个8小时天窗可成功换轨枕900多根,是人工换枕效率的8~10倍以上。在本次施工中,投入9台抓枕机,仅用8天便完成了乌西Ⅰ场8条股道、6992的更换轨枕的任务,共计若采用传统人工换枕方式,预计需要20天才能完成,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二、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投入

人工换枕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搬运沉重的轨枕(单根混凝土轨枕重量可达390公斤以上)、清理道碴、松卸紧固扣件等,劳动强度极大,且容易引发人员疲劳、肌肉损伤等问题。同时,人工换枕每组需要6-8人以上进行分组,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还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性与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而抓枕机实现了轨枕更换作业的机械化操作,大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由抓枕机完成,每一台抓枕机配备3人,一名盯控机械人员,实现一人一机安全盯控,地面配备松卸紧固扣件2人,驾驶抓枕机司机1人,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成本。主要负责机械操作、辅助作业与质量监督等工作,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本次成段轨枕施工仅投入37名施工人员,较传统人工换枕所需人员数量减少了50%以上,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因人员疲劳、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施工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三、提高施工质量,增强作业精度

人工换枕作业受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换枕经验、责任心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轨枕铺设间距不均匀、轨向偏差、线路高低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进而影响铁路线路的平顺性与稳定性。而使用抓枕机进行更换轨枕施工,地面配备人员使用自喷漆会将轨枕间距进行标识出来,这样机械操作人员会清楚的看到换进去的轨枕摆放到位置,不会形成位置偏差。此次施工作业过程中,以往人工换枕完毕后会采用人工进行捣固,捣固质量不高,密实度不强,线路开通以后经过列车碾压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线路不平顺。在这次施工中,配备了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减少了捣固时间,提升了捣固质量。大机捣固捣固质量高,密实度强,采用“双捣+夯拍”的方式进行作业,作业完毕以后使得换轨枕地段,道床稳定,线路平顺度高。从而提升施工作业质量,一次作业成功,减少后期维修保养成本投入。

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场机械盯控人员施工组织流程不熟悉:采用新式换枕施工方法,作业人员未能够熟悉掌握,现场机械盯控人员与机械配合不默契,导致个别工序出现延误,影响了整体施工进度。

2.作业流程细节不够掌握:作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环节比较多,现场指挥经验不足,多次进行机械来来回回躲避施工作业车,施工机械跨线风险较大,盯控不力,容易造成机械侵入限界的风险󠄐󠅅󠄹󠄴󠄪󠄾󠅟󠅤󠄐󠄼󠅟󠅗󠅙󠅞󠄬󠅒󠅢󠄟󠄮󠇘󠆭󠆘󠇙󠆝󠅵󠇗󠆭󠆁󠄐󠇗󠅹󠅸󠇖󠆍󠅳󠇖󠅹󠅰󠇖󠆌󠅹󠄬󠅒󠅢󠄟󠄮

本次使用抓枕机进行成段更换轨枕施工,充分体现了机械换轨替代人工换枕的显著优势,在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为下一次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作为重点维修车间,在后续的轨枕更换施工中,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抓枕机等先进机械设备的应用,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优化施工方案与流程,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持续提升机械换枕施工的水平。󠄐󠅅󠄹󠄴󠄪󠄾󠅟󠅤󠄐󠄼󠅟󠅗󠅙󠅞󠄬󠅒󠅢󠄟󠄮󠇘󠆭󠆘󠇙󠆝󠅵󠇗󠆭󠆁󠄐󠇗󠅹󠅸󠇖󠆍󠅳󠇖󠅹󠅰󠇖󠆌󠅹󠄬󠅒󠅢󠄟󠄮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得体会

关于车间召开反思会的思考与探索

2025-11-23 0:00:00

分析研究

钢轨防断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1-4 0:00: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