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瑞)距成组更换道岔已过一个季度的时间,通过近期巡检、线检和日常检查发现大修道岔后出现了一些几何病害和结构病害,通过对这些病害分析及整治过程中思考后期如何延长作业周期,确保大修质量均衡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一、病害分布
吐鲁番共计更换道岔13组,目前存有临修1处,病害为轨距,结构病害67处, 主要病害为六角螺栓松动和顶铁离缝,夏普吐勒共计更换道岔9组,目前存有临修0处,结构病害22处,主要病害为顶铁离缝。通过病害可以发现道岔几何多来自于轨距,结构多来自于六角螺栓和顶铁离缝,由此可见前期道岔整修过程中依然存在没有消除结构上的“三道缝”问题,整修质量不高、忽视关键细节维修是造成结构病害成因的直接原因,其次是因为六角螺栓后期没有投入工天进行复拧造成了螺栓扭力衰减产生松动现象。
二、提高修理标准
1.处理病害时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松开扣件时检查是否清理了承轨槽中的砂石和废土确保扣件与轨枕、钢轨与扣件等是否完全贴合;
二是检查电动或内燃扳手扭力是否达标,在实际过程发现有些电动扳手紧固螺栓扭力无法达标,现场造成弹条扣压力不足存在不靠贴或假靠贴的现象,所以在紧固螺栓时尽量使用内燃扳手;󠄐󠄹󠅀󠄪󠄢󠄡󠄦󠄞󠄧󠄣󠄞󠄢󠄡󠄦󠄞󠄦󠄬󠅒󠅢󠄟󠄮󠄐󠅅󠄹󠄴󠄪󠄾󠅟󠅤󠄐󠄼󠅟󠅗󠅙󠅞󠄬󠅒󠅢󠄟󠄮󠇘󠆭󠆘󠇙󠆝󠅵󠇗󠆭󠆁󠄐󠇗󠅹󠅸󠇖󠆍󠅳󠇖󠅹󠅰󠇖󠆌󠅹󠄬󠅒󠅢󠄟󠄮
三是在锁定轨温范围内作业,不破坏道床整体刚性和稳定性,对顶铁离缝调整一次性达标至1mm,后对顶铁范围内的所有螺栓特别是尖轨跟端扣件扭力必须达标,是保证大部件不位移的手段之一。󠄐󠄹󠅀󠄪󠄢󠄡󠄦󠄞󠄧󠄣󠄞󠄢󠄡󠄦󠄞󠄦󠄬󠅒󠅢󠄟󠄮󠄐󠅅󠄹󠄴󠄪󠄾󠅟󠅤󠄐󠄼󠅟󠅗󠅙󠅞󠄬󠅒󠅢󠄟󠄮󠇘󠆭󠆘󠇙󠆝󠅵󠇗󠆭󠆁󠄐󠇗󠅹󠅸󠇖󠆍󠅳󠇖󠅹󠅰󠇖󠆌󠅹󠄬󠅒󠅢󠄟󠄮
2、处理手法不得单一
一是还是老生常谈的规避“点对点”处理病害陋习,如:护轨加片时要对前后2块垫板范围内共计6块垫板进行顺坡加片,不得只对查照间隔处一点进行加片,避免后期护轨产生不均匀磨耗增加结构病害。其次重视岔心部位磨耗,对护轨和翼轨间隔常态化进行检查,避免翼轨和岔心产生不均匀磨耗。
二是对轨底胶垫、轨枕胶垫再次确认检查,是否存在有薄厚或缺少现象,确保道岔整体在一个平面。󠄐󠄹󠅀󠄪󠄢󠄡󠄦󠄞󠄧󠄣󠄞󠄢󠄡󠄦󠄞󠄦󠄬󠅒󠅢󠄟󠄮󠄐󠅅󠄹󠄴󠄪󠄾󠅟󠅤󠄐󠄼󠅟󠅗󠅙󠅞󠄬󠅒󠅢󠄟󠄮󠇘󠆭󠆘󠇙󠆝󠅵󠇗󠆭󠆁󠄐󠇗󠅹󠅸󠇖󠆍󠅳󠇖󠅹󠅰󠇖󠆌󠅹󠄬󠅒󠅢󠄟󠄮
三、重视小补修
通过几轮检查发现新进道岔结构病害突出主要表现在六角螺栓松动较多,倒查了工作日志无论巡道工还是日常维修天窗还是点外基本没有对六角螺栓进行复拧的记录,特别是平时巡道工发现六角螺栓松动时只是停留在上报层面,但是报的多了也就麻痹大意了。其次在平时作业时只是眼睛去看是否有松动迹象,没有用工具进行抽验,平时也基本不安排小补修作业,造成六角螺栓在列车碾压下扭力产生衰减直至松动。所以新进道岔必须在一个月后针对六角螺栓开展一次复拧工作,平时维修作业时同步要求在作业范围内的六角螺栓必须进行复拧,以减少越积累越多的现象。
四、强推打磨
近期车间两起重复设备故障反映出车间对打磨的工作极其不重视,作业方向决策失误,抓不住重点。所以面对大修新接的道岔必须对打磨工作要进行强推,对日常过车频繁容易产生肥边和鱼鳞的大部件进行预防性打磨,针对道岔铝热接头要进行数据测量,及时对铝热焊接头平直度进行修理打磨,确保铝热焊接头轨面平顺使用寿命延长,总之就是对无缝化后的各大部件不遗余力的采取手段延长使用时间,以避免更换时带来的繁琐准备工作。
五、工作方向
首先通过大修手段解决了维修难题,后期就是要提高维修手段要保证大修质量延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员上道,降低工天的投入,提升安全系数。
其次就是对巡检和线检工作的加强,后期阶梯天窗展开后线检必须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如:周期要随着阶梯时间调整随机应变,对新进设备务必要指定胜任人员项目齐全检查,对巡道工要进行对标,抓住巡道工小修补的机会好好利用。󠄐󠄹󠅀󠄪󠄢󠄡󠄦󠄞󠄧󠄣󠄞󠄢󠄡󠄦󠄞󠄦󠄬󠅒󠅢󠄟󠄮󠄐󠅅󠄹󠄴󠄪󠄾󠅟󠅤󠄐󠄼󠅟󠅗󠅙󠅞󠄬󠅒󠅢󠄟󠄮󠇘󠆭󠆘󠇙󠆝󠅵󠇗󠆭󠆁󠄐󠇗󠅹󠅸󠇖󠆍󠅳󠇖󠅹󠅰󠇖󠆌󠅹󠄬󠅒󠅢󠄟󠄮
再次就是利用好培训方式和师带徒的手段,让新工在干中学学中干,同时师傅们也要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摒弃以往陈旧观念和作业陋习,给新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正确的处置方法。󠄐󠄹󠅀󠄪󠄢󠄡󠄦󠄞󠄧󠄣󠄞󠄢󠄡󠄦󠄞󠄦󠄬󠅒󠅢󠄟󠄮󠄐󠅅󠄹󠄴󠄪󠄾󠅟󠅤󠄐󠄼󠅟󠅗󠅙󠅞󠄬󠅒󠅢󠄟󠄮󠇘󠆭󠆘󠇙󠆝󠅵󠇗󠆭󠆁󠄐󠇗󠅹󠅸󠇖󠆍󠅳󠇖󠅹󠅰󠇖󠆌󠅹󠄬󠅒󠅢󠄟󠄮
最后就是作业质量的达标和追求标准的不放松,在维修过程中克服得过且过的态度,遇到问题就带着不处理彻底不走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将作业标准慢慢提升,时间长了质保周期也就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