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轨魅学术>创新成果>铁路组合式信号牌

铁路组合式信号牌

设计背景

(通讯员:刘畅)传统信号牌由立柱和固定标识的铁皮组成,在运输和使用中容易磨损,导致标识不清晰。面对复杂多变的行车场景,例如线路开通后各列车要求不同限速时,防护员需要携带并频繁更换多块独立信号牌。不仅增加了携带负担和劳动强度,反复插拔也降低了安装稳固性。同时,信号牌的高柱与矮柱形态固定,无法根据现场需求灵活切换,增加了车间的备品备件储备种类和数量。

参与人员

主创人:刘畅

共创人:蒋引强、罗永领、李文华、马成福、阿不都沙拉木󠄐󠅅󠄹󠄴󠄪󠄾󠅟󠅤󠄐󠄼󠅟󠅗󠅙󠅞󠄬󠅒󠅢󠄟󠄮󠇘󠆭󠆘󠇙󠆝󠅵󠇗󠆭󠆁󠄐󠇗󠅹󠅸󠇖󠆍󠅳󠇖󠅹󠅰󠇖󠆌󠅹󠄬󠅒󠅢󠄟󠄮

设计思路

为提升耐磨性,信号标识牌采用塑料盘粘贴可更换的信号标识卡,后续在牌面应用注胶工艺,以提高表面抗磨损能力。第一个创新点采用集成式牌盒:将多种常用速度等级的信号牌集成于一个坚固的盒体内,通过内部滑轨或卡槽机构实现所需限速信息的快速抽换或翻转展示。现场作业时,防护员无需携带多块独立信号牌,即可便捷高效地按需切换信息。牌盒内部特定位置设计有防转结构,有效防止信号牌意外旋转导致标识无法辨认。其次,第二个创新点采用分段旋接立柱:立柱由两段构成,通过内外螺纹直接旋接,仅需旋转安装便可轻松切换矮柱或高柱形态。在连接处设置安全销,有效防止因外力导致的松动和意外转动。

研发过程

首先设计并制造牌盒主体,选用轻质高强合金材料,内部集成滑轨机构并采用快拆设计,确保信号牌更换便捷。信号牌本体由高强度塑料板和可粘贴更换的信号标识卡组成。在初期试用中发现标识牌存在转动的问题,随即在牌盒内部对应位置270度设置缺口,以保证和固定螺栓进行卡控,防止翻转。立柱采用两段式设计,通过内外螺纹实现牢固连接,满足不同高度视距需求且易于安装。为保障安全,在螺纹连接处钻孔并加装安全销,防止大风或列车通过时产生气流引发的松动。最终,将优化后的牌盒、信号牌及立柱组装成型,完成组合式信号牌的创新。

使用效果

该组合式信号牌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首先是减轻了现场防护员的携带负担,使其无需再为应对不同限速要求而背负多块沉重的独立信号牌。集成牌盒设计实现了限速信息的快速、无缝切换,操作简便,大幅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分段旋接立柱设计则完美解决了高矮柱形态灵活转换的问题,一套设备即可适应多种场景需求。同时,可更换的标识卡结合表面防护工艺,延长了标识牌的清晰度维持时间,减少了因磨损导致的更换频率。快拆结构和稳固的立柱连接也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安装可靠性。

推广意义

它能显著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所需携带的工具数量和重量,优化劳动组织,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集成化和分体式结构,大幅减少了车间需要储备的备品备件种类和数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分体式设计使设备更易于运输、存放和维护。结构设计的优化增强了设备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创新成果

胶粘绝缘接头破拆器2.0

2025-11-2 0:00:00

技术交底

线路改道作业指导书(高铁 适用于无碴轨道WJ-7型扣件)

2021-2-5 19:01: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