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轨魅学术>心得体会>整治铁路晃车病害之曲线相关

整治铁路晃车病害之曲线相关

铁路曲线作为列车转向的重要设备,在铁路线路上广泛设置,其技术上主要涉及平曲线线型和超高变化两方面内容。研究其晃车问题,主要从曲线圆顺程度及超高设置方面进行分析整治。󠄐󠅅󠄹󠄴󠄪󠄾󠅟󠅤󠄐󠄼󠅟󠅗󠅙󠅞󠄬󠅒󠅢󠄟󠄮󠇘󠆭󠆘󠇙󠆝󠅵󠇗󠆭󠆁󠄐󠇗󠅹󠅸󠇖󠆍󠅳󠇖󠅹󠅰󠇖󠆌󠅹󠄬󠅒󠅢󠄟󠄮

一、 铁路曲线晃车原因的技术性剖析

1.连续正矢差超限:这是导致曲线晃车最常见、最直接的原因。正矢是曲线圆顺度的核心指标,连续正矢差超限意味着轨道在短距离内出现方向上的“硬弯”或“折点”。车体在通过曲线时,由于其离心力作用,曲线上股车轮轮缘会与曲线进行直接硬性接触,以抵消其离心力,如果曲线上股存在突然明显的正矢突变点,轮缘也会受到瞬时的剧烈横向冲击,直接引发车体横向晃动。此类晃车问题,其基本原理与在直线段上偏心运行列车晃车一致。 

图1 正矢连续差超限

2.“鹅头”病害。特指在曲线头尾(直缓、缓直点)区域,轨道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形成的畸形弯折。它严重破坏了缓和曲线的顺坡特性,使列车在进入或驶出曲线时承受巨大的未平衡离心力冲击。

3.超高复合不平顺病害。当曲线地段存在连续空吊,特别是单侧上股存在连续空吊情况,其本身曲线的方向结合水平不平顺,多种不平顺同时出现并形成复合效应时,对轮轨的动力学影响会急剧放大,会引起严重晃车问题。󠄐󠅅󠄹󠄴󠄪󠄾󠅟󠅤󠄐󠄼󠅟󠅗󠅙󠅞󠄬󠅒󠅢󠄟󠄮󠇘󠆭󠆘󠇙󠆝󠅵󠇗󠆭󠆁󠄐󠇗󠅹󠅸󠇖󠆍󠅳󠇖󠅹󠅰󠇖󠆌󠅹󠄬󠅒󠅢󠄟󠄮

二、整治曲线晃车问题

其实,整治曲线地段晃车问题相对于直线或岔区晃车更简单,主要把握住曲线数据准确且符合现场实际、正矢连续差不超限、消除空吊问题、紧固联结零件防止局部外倾这几个方面,使曲线在本身弯曲的情况下不能再出现“急弯”,我们需要从现场入手,多测几个点,特别是一些曲线内未标正矢的地点,也要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测量,防止出现“灯下黑”,长期检查不出晃车原因的情况。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得体会

铁路工务施工安全“十二严禁”具体内容

2025-11-14 0:00:00

道岔相关

铁路道岔打磨作业标准流程

2023-12-23 0:0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