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区间逻辑检查?

对于铁路工务系统最近出现的我们不曾熟悉但是也不陌生的名词“区间逻辑检查”,它能实现对列车在区间运行的逻辑状态进行检查,当判断闭塞分区出现占用、丢失时自动对该自动分区进行安全防护,防护该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红灯,同时将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显示红光带占用状态,从而避免区间因失去分路导致信号显示升级等不安全因素,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研究背景

2022年8月1日,哈密工务段在柳树泉站至头堡站间上行线K1428+714、K1429+779处相邻轨道电路区段分别进行永久处理,永久处理完毕后,拆除连接线,因满足区间逻辑检查关系,拆除连接线后红光带未消除,导致出现突发问题处置延时30分钟。
此次延时问题的出现,我们排除其它客观因素外,主要是区间逻辑检查实现安全防护功能,因施工原因导致相邻两个轨道电路先后发生红光带故障后,按照列车区间运行信息,为防止“丢车”现象发生,占用丢失报警(需人工解锁)。󠄐󠄹󠅀󠄪󠄢󠄡󠄦󠄞󠄧󠄣󠄞󠄢󠄡󠄦󠄞󠄨󠄧󠄬󠅒󠅢󠄟󠄮󠄐󠅅󠄹󠄴󠄪󠄾󠅟󠅤󠄐󠄼󠅟󠅗󠅙󠅞󠄬󠅒󠅢󠄟󠄮󠇘󠆭󠆘󠇙󠆝󠅵󠇗󠆭󠆁󠄐󠇗󠅹󠅸󠇖󠆍󠅳󠇖󠅹󠅰󠇖󠆌󠅹󠄬󠅒󠅢󠄟󠄮
基本原理分析
区间逻辑检查是通过对相邻区段的先后占用顺序进行逻辑判别,即:三点检查。根据列车运行时依次占用出清轨道区段的顺序关系对轨道电路状态进行逻辑判断。󠄐󠄹󠅀󠄪󠄢󠄡󠄦󠄞󠄧󠄣󠄞󠄢󠄡󠄦󠄞󠄨󠄧󠄬󠅒󠅢󠄟󠄮󠄐󠅅󠄹󠄴󠄪󠄾󠅟󠅤󠄐󠄼󠅟󠅗󠅙󠅞󠄬󠅒󠅢󠄟󠄮󠇘󠆭󠆘󠇙󠆝󠅵󠇗󠆭󠆁󠄐󠇗󠅹󠅸󠇖󠆍󠅳󠇖󠅹󠅰󠇖󠆌󠅹󠄬󠅒󠅢󠄟󠄮
如下面所示,通过试验了解轨道电路发生的变化。搞清楚轨道电路占用、出清的关系,就能解开区间逻辑检查设备报警之疑问。󠄐󠄹󠅀󠄪󠄢󠄡󠄦󠄞󠄧󠄣󠄞󠄢󠄡󠄦󠄞󠄨󠄧󠄬󠅒󠅢󠄟󠄮󠄐󠅅󠄹󠄴󠄪󠄾󠅟󠅤󠄐󠄼󠅟󠅗󠅙󠅞󠄬󠅒󠅢󠄟󠄮󠇘󠆭󠆘󠇙󠆝󠅵󠇗󠆭󠆁󠄐󠇗󠅹󠅸󠇖󠆍󠅳󠇖󠅹󠅰󠇖󠆌󠅹󠄬󠅒󠅢󠄟󠄮

试验日期:9月14日09:10分-11:10分(120分钟)
试验天窗:焉耆-和硕区间下行线
试验材料:2根2米70mm2的铜导线
试验里程:k356+800和k358+400
试验方法:通过在两个相邻轨道电路区段,采用铜导线连接两股钢轨的先后顺序,去掉铜导线的先后顺序,试验红光带是否消失,逻辑检查功能是否报警。
根据下行线列车运行方向,轨道区段正常的占用(红光带)顺序,判别逻辑检查功能。󠄐󠄹󠅀󠄪󠄢󠄡󠄦󠄞󠄧󠄣󠄞󠄢󠄡󠄦󠄞󠄨󠄧󠄬󠅒󠅢󠄟󠄮󠄐󠅅󠄹󠄴󠄪󠄾󠅟󠅤󠄐󠄼󠅟󠅗󠅙󠅞󠄬󠅒󠅢󠄟󠄮󠇘󠆭󠆘󠇙󠆝󠅵󠇗󠆭󠆁󠄐󠇗󠅹󠅸󠇖󠆍󠅳󠇖󠅹󠅰󠇖󠆌󠅹󠄬󠅒󠅢󠄟󠄮
试验过程:
第一次试验:3581G9:26分占用,3567G9:29分占用,3581G9:31分出清,3567G9:33分出清,红光带消失,逻辑检查功能正常,没有报警。
第二次试验:3567G9:45分占用,3581G9:46分9:46分占用,3567G9:47分出清,3581G9:48分出清,逻辑检查功能9:49分发生报警,3581G红光带,3581G9:53分红光带电务人工解锁完毕,逻辑检查功能恢复正常。
试验结论:在相邻轨道电路区段,如果按照列车运行方向,依次占用(红光带)轨道电路区段,就会发生区间逻辑检查设备报警;如果不是按照列车运行方向,占用(红光带)轨道电路区段,区间逻辑检查设备就不会报警。
在自动闭塞电气化区段,我们那些作业项目会发生区间逻辑检查设备报警?

(1)电气化自动闭塞区段在两个轨道电路区段同时更换两股钢轨;
(2)更换带有电容枕的钢轨;󠄐󠄹󠅀󠄪󠄢󠄡󠄦󠄞󠄧󠄣󠄞󠄢󠄡󠄦󠄞󠄨󠄧󠄬󠅒󠅢󠄟󠄮󠄐󠅅󠄹󠄴󠄪󠄾󠅟󠅤󠄐󠄼󠅟󠅗󠅙󠅞󠄬󠅒󠅢󠄟󠄮󠇘󠆭󠆘󠇙󠆝󠅵󠇗󠆭󠆁󠄐󠇗󠅹󠅸󠇖󠆍󠅳󠇖󠅹󠅰󠇖󠆌󠅹󠄬󠅒󠅢󠄟󠄮
(3)更换带有接续线、跳线及送受电端引线的钢轨;󠄐󠄹󠅀󠄪󠄢󠄡󠄦󠄞󠄧󠄣󠄞󠄢󠄡󠄦󠄞󠄨󠄧󠄬󠅒󠅢󠄟󠄮󠄐󠅅󠄹󠄴󠄪󠄾󠅟󠅤󠄐󠄼󠅟󠅗󠅙󠅞󠄬󠅒󠅢󠄟󠄮󠇘󠆭󠆘󠇙󠆝󠅵󠇗󠆭󠆁󠄐󠇗󠅹󠅸󠇖󠆍󠅳󠇖󠅹󠅰󠇖󠆌󠅹󠄬󠅒󠅢󠄟󠄮
(4)自轮运转设备途卸路料;󠄐󠄹󠅀󠄪󠄢󠄡󠄦󠄞󠄧󠄣󠄞󠄢󠄡󠄦󠄞󠄨󠄧󠄬󠅒󠅢󠄟󠄮󠄐󠅅󠄹󠄴󠄪󠄾󠅟󠅤󠄐󠄼󠅟󠅗󠅙󠅞󠄬󠅒󠅢󠄟󠄮󠇘󠆭󠆘󠇙󠆝󠅵󠇗󠆭󠆁󠄐󠇗󠅹󠅸󠇖󠆍󠅳󠇖󠅹󠅰󠇖󠆌󠅹󠄬󠅒󠅢󠄟󠄮
(5)区间施工、维修作业;󠄐󠄹󠅀󠄪󠄢󠄡󠄦󠄞󠄧󠄣󠄞󠄢󠄡󠄦󠄞󠄨󠄧󠄬󠅒󠅢󠄟󠄮󠄐󠅅󠄹󠄴󠄪󠄾󠅟󠅤󠄐󠄼󠅟󠅗󠅙󠅞󠄬󠅒󠅢󠄟󠄮󠇘󠆭󠆘󠇙󠆝󠅵󠇗󠆭󠆁󠄐󠇗󠅹󠅸󠇖󠆍󠅳󠇖󠅹󠅰󠇖󠆌󠅹󠄬󠅒󠅢󠄟󠄮
(6)更换轨道电路电器绝缘节29米调协区钢轨。󠄐󠄹󠅀󠄪󠄢󠄡󠄦󠄞󠄧󠄣󠄞󠄢󠄡󠄦󠄞󠄨󠄧󠄬󠅒󠅢󠄟󠄮󠄐󠅅󠄹󠄴󠄪󠄾󠅟󠅤󠄐󠄼󠅟󠅗󠅙󠅞󠄬󠅒󠅢󠄟󠄮󠇘󠆭󠆘󠇙󠆝󠅵󠇗󠆭󠆁󠄐󠇗󠅹󠅸󠇖󠆍󠅳󠇖󠅹󠅰󠇖󠆌󠅹󠄬󠅒󠅢󠄟󠄮
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维修、施工作业不会造成区间逻辑检查功能报警呢?
那是因为,我们工务日常在提报施工(维修)天窗计划时,会在施工内容里面增加“由车务部门负责关闭、开启区间逻辑检查功能”这句话,这样就由车务部门负责管理逻辑检查功能的关闭和开启;如有电务配合,也可由电务部门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