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鹏) 阜康车间管内正线站场菱形道岔共计5组,甘泉堡2组,阜康西端岔区1组,小黄山东西岔区各1组。2024年春融以来,菱形道岔的车载病害及晃车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车间生产组织,为了能使菱形道岔直轨面平顺,轨距变化率达标和导曲线能平顺连接,基本轨和尖轨竖切部分能够紧密靠贴,同时滑床板、轨撑和钢轨之间密贴能符合要求,尤其岔枕间隔位置方正与各连接零件及螺栓紧密连接以及捣固密实、牢固等。彻底消除菱形道岔存在问题,结合前期在阜康站和小黄山站的处置方案,就道岔方向发生偏移和爬行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
菱形道岔(交叉)结构的描述:菱形交叉即在两条铁道线路平面交汇处所设置的交叉结构,该结构可以使机车从一条线路转至另一条线路平面的设备。菱形交叉有四个辙叉组成:其一,位于两组部件端头是锐角岔心两组,其构造与单开道岔相同;其二,位于辙叉两侧的是护轨,其三,位于菱形钝角位置的称为钝角辙叉,及钝锐角辙叉前后连接轨(帮轨)构成了菱形块。(如图一)󠄐󠄹󠅀󠄪󠄢󠄡󠄦󠄞󠄧󠄣󠄞󠄢󠄡󠄦󠄞󠄡󠄡󠄬󠅒󠅢󠄟󠄮󠄐󠅅󠄹󠄴󠄪󠄾󠅟󠅤󠄐󠄼󠅟󠅗󠅙󠅞󠄬󠅒󠅢󠄟󠄮󠇘󠆭󠆘󠇙󠆝󠅵󠇗󠆭󠆁󠄐󠇗󠅹󠅸󠇖󠆍󠅳󠇖󠅹󠅰󠇖󠆌󠅹󠄬󠅒󠅢󠄟󠄮

一、菱形道岔病害原因分析
(一)道岔方向偏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因前后线路缺乏及时养护,造成前后线路爬行与方向发生偏移;󠄐󠄹󠅀󠄪󠄢󠄡󠄦󠄞󠄧󠄣󠄞󠄢󠄡󠄦󠄞󠄡󠄡󠄬󠅒󠅢󠄟󠄮󠄐󠅅󠄹󠄴󠄪󠄾󠅟󠅤󠄐󠄼󠅟󠅗󠅙󠅞󠄬󠅒󠅢󠄟󠄮󠇘󠆭󠆘󠇙󠆝󠅵󠇗󠆭󠆁󠄐󠇗󠅹󠅸󠇖󠆍󠅳󠇖󠅹󠅰󠇖󠆌󠅹󠄬󠅒󠅢󠄟󠄮
2、未按照精测精捣要求完成捣固,道床排水不良,引发道床捣固不密实;󠄐󠄹󠅀󠄪󠄢󠄡󠄦󠄞󠄧󠄣󠄞󠄢󠄡󠄦󠄞󠄡󠄡󠄬󠅒󠅢󠄟󠄮󠄐󠅅󠄹󠄴󠄪󠄾󠅟󠅤󠄐󠄼󠅟󠅗󠅙󠅞󠄬󠅒󠅢󠄟󠄮󠇘󠆭󠆘󠇙󠆝󠅵󠇗󠆭󠆁󠄐󠇗󠅹󠅸󠇖󠆍󠅳󠇖󠅹󠅰󠇖󠆌󠅹󠄬󠅒󠅢󠄟󠄮
3、在铺设过程中,在完成道岔推进作业时使用大型完成道岔滑移,整租道岔受力不均匀发生应力集中造成扭曲;󠄐󠄹󠅀󠄪󠄢󠄡󠄦󠄞󠄧󠄣󠄞󠄢󠄡󠄦󠄞󠄡󠄡󠄬󠅒󠅢󠄟󠄮󠄐󠅅󠄹󠄴󠄪󠄾󠅟󠅤󠄐󠄼󠅟󠅗󠅙󠅞󠄬󠅒󠅢󠄟󠄮󠇘󠆭󠆘󠇙󠆝󠅵󠇗󠆭󠆁󠄐󠇗󠅹󠅸󠇖󠆍󠅳󠇖󠅹󠅰󠇖󠆌󠅹󠄬󠅒󠅢󠄟󠄮
4、道岔中轴线测量不精确,在运营过程中万吨列车反复碾压造成道岔方向发生偏移。󠄐󠄹󠅀󠄪󠄢󠄡󠄦󠄞󠄧󠄣󠄞󠄢󠄡󠄦󠄞󠄡󠄡󠄬󠅒󠅢󠄟󠄮󠄐󠅅󠄹󠄴󠄪󠄾󠅟󠅤󠄐󠄼󠅟󠅗󠅙󠅞󠄬󠅒󠅢󠄟󠄮󠇘󠆭󠆘󠇙󠆝󠅵󠇗󠆭󠆁󠄐󠇗󠅹󠅸󠇖󠆍󠅳󠇖󠅹󠅰󠇖󠆌󠅹󠄬󠅒󠅢󠄟󠄮
以上四点原因在小黄山西端菱形道岔施工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前期车间还通过栽设地锚桩拉绝缘轨距杆 的方式进行过处理,效果依然不是特别显著。󠄐󠄹󠅀󠄪󠄢󠄡󠄦󠄞󠄧󠄣󠄞󠄢󠄡󠄦󠄞󠄡󠄡󠄬󠅒󠅢󠄟󠄮󠄐󠅅󠄹󠄴󠄪󠄾󠅟󠅤󠄐󠄼󠅟󠅗󠅙󠅞󠄬󠅒󠅢󠄟󠄮󠇘󠆭󠆘󠇙󠆝󠅵󠇗󠆭󠆁󠄐󠇗󠅹󠅸󠇖󠆍󠅳󠇖󠅹󠅰󠇖󠆌󠅹󠄬󠅒󠅢󠄟󠄮
小黄山站1#、7#道岔因内部应力缘故,8月份车间组织人力在甲股两个直护基接头通过插入焊接的方式,从基本轨至直股基将扣件全部拆卸进行自由放散,同步在该工序过程中完成轨距精改作业,从车载仪等检测的数值看取得不错的效果,该段有期初的水加0.16(速度80km/h)将至目前0.07(速度80km/h)左右。󠄐󠄹󠅀󠄪󠄢󠄡󠄦󠄞󠄧󠄣󠄞󠄢󠄡󠄦󠄞󠄡󠄡󠄬󠅒󠅢󠄟󠄮󠄐󠅅󠄹󠄴󠄪󠄾󠅟󠅤󠄐󠄼󠅟󠅗󠅙󠅞󠄬󠅒󠅢󠄟󠄮󠇘󠆭󠆘󠇙󠆝󠅵󠇗󠆭󠆁󠄐󠇗󠅹󠅸󠇖󠆍󠅳󠇖󠅹󠅰󠇖󠆌󠅹󠄬󠅒󠅢󠄟󠄮
(二)道岔出现爬行的原因分析:󠄐󠄹󠅀󠄪󠄢󠄡󠄦󠄞󠄧󠄣󠄞󠄢󠄡󠄦󠄞󠄡󠄡󠄬󠅒󠅢󠄟󠄮󠄐󠅅󠄹󠄴󠄪󠄾󠅟󠅤󠄐󠄼󠅟󠅗󠅙󠅞󠄬󠅒󠅢󠄟󠄮󠇘󠆭󠆘󠇙󠆝󠅵󠇗󠆭󠆁󠄐󠇗󠅹󠅸󠇖󠆍󠅳󠇖󠅹󠅰󠇖󠆌󠅹󠄬󠅒󠅢󠄟󠄮
造成道岔在运营过程中方向发生偏差也能追究其设计原因,道岔在设计过程未设计专门的防爬设备,道岔在重载万吨作用下沿着重载方向发生爬行,也会造成应力集中。道岔沿着重载方向爬行时,枕木偏离其设计位置,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发生螺栓折断、垫板发生折断开裂等。菱形交叉在我自己维修理解中,贯穿于两枕头之间连接铁垫板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防止道岔发生爬行;二是,对菱形块的整体性的约束作用。2024年我们对菱形道岔枕木头连接板全部进行了拆除,从后期阜康和小黄山取得效果来说我觉得是弊大于利。(连接板如图二所示)󠄐󠄹󠅀󠄪󠄢󠄡󠄦󠄞󠄧󠄣󠄞󠄢󠄡󠄦󠄞󠄡󠄡󠄬󠅒󠅢󠄟󠄮󠄐󠅅󠄹󠄴󠄪󠄾󠅟󠅤󠄐󠄼󠅟󠅗󠅙󠅞󠄬󠅒󠅢󠄟󠄮󠇘󠆭󠆘󠇙󠆝󠅵󠇗󠆭󠆁󠄐󠇗󠅹󠅸󠇖󠆍󠅳󠇖󠅹󠅰󠇖󠆌󠅹󠄬󠅒󠅢󠄟󠄮
(图二)
二、菱形道岔病害整治措施
1、施工源头控制。作为工务段设备维管单位,对新线设备一定要提前介入,对施工质量从源头上进行把控,不论是任何道岔在进行滑移过程中防止施工方节省人力使用挖机等滑移道岔。目前实现道岔无缝化以来,除胶粘绝缘外其余道岔接头全部实现焊接,盯控不到位一旦道岔推进,留给我们的隐形工作量将是我们维护过程中难点。
2、针对线路出现大方向我们将以拨道的方式进行解决,出现的小方向我们通常通过轨距精改的方式来解决,在这着重说下轨距精改修正轨向。
①我们在工作量调查时一定要结合左右两股钢轨里外口轨距调整块开始,针对我们p60钢轨而言,13mm与11mm,15mm与9mm应该是里外口成对出现,在工作量调查中如果出现平凡使用17-7mm改道块在工作量的调查过程中,重点要把窜枕这项工作量考虑进去,小黄山站74站至77枕在精改过程中就出现这个问题,改了轨向轨距偏大,轨距变化率不达标;轨距变化率达标轨向没有办法处置。󠄐󠄹󠅀󠄪󠄢󠄡󠄦󠄞󠄧󠄣󠄞󠄢󠄡󠄦󠄞󠄡󠄡󠄬󠅒󠅢󠄟󠄮󠄐󠅅󠄹󠄴󠄪󠄾󠅟󠅤󠄐󠄼󠅟󠅗󠅙󠅞󠄬󠅒󠅢󠄟󠄮󠇘󠆭󠆘󠇙󠆝󠅵󠇗󠆭󠆁󠄐󠇗󠅹󠅸󠇖󠆍󠅳󠇖󠅹󠅰󠇖󠆌󠅹󠄬󠅒󠅢󠄟󠄮
②要重视枕下胶垫的情况,既然我们已经松懈扣件,挑出改道块,那就来一次起道动作将枕上胶垫全面更换为技术科新进的高纤维胶垫。󠄐󠄹󠅀󠄪󠄢󠄡󠄦󠄞󠄧󠄣󠄞󠄢󠄡󠄦󠄞󠄡󠄡󠄬󠅒󠅢󠄟󠄮󠄐󠅅󠄹󠄴󠄪󠄾󠅟󠅤󠄐󠄼󠅟󠅗󠅙󠅞󠄬󠅒󠅢󠄟󠄮󠇘󠆭󠆘󠇙󠆝󠅵󠇗󠆭󠆁󠄐󠇗󠅹󠅸󠇖󠆍󠅳󠇖󠅹󠅰󠇖󠆌󠅹󠄬󠅒󠅢󠄟󠄮
③在放置改道块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里外口不离缝,放置前清理干净垫板槽里面的泥沙及铁屑。(考虑到既有设备的影响,改道块放置最低标准外口不能离缝)在加力过程中螺杆要涂油上正。󠄐󠄹󠅀󠄪󠄢󠄡󠄦󠄞󠄧󠄣󠄞󠄢󠄡󠄦󠄞󠄡󠄡󠄬󠅒󠅢󠄟󠄮󠄐󠅅󠄹󠄴󠄪󠄾󠅟󠅤󠄐󠄼󠅟󠅗󠅙󠅞󠄬󠅒󠅢󠄟󠄮󠇘󠆭󠆘󠇙󠆝󠅵󠇗󠆭󠆁󠄐󠇗󠅹󠅸󠇖󠆍󠅳󠇖󠅹󠅰󠇖󠆌󠅹󠄬󠅒󠅢󠄟󠄮
3、加宽道床断面。协调技术科通过轨道车加挂敞车的方式在图定天窗内在岔区途卸道砟,加宽道床断面,提升道床整体刚度和强度,为道岔提供足够的横纵向阻力,保持道岔稳定。
4、精测精捣作业。充分利用惯导小车检测数据,做好数据分车,有条件时申请上下行同时封闭天窗,有两台道岔捣固车同步从甲乙股进行作业。按照V+垂组织模式道岔大机在作业至菱形块作业过程中,人工对菱形块前后要采用2-3台起拨道机进行辅助作业,辅助大机将水平全部做至精测精捣允许偏差,利用垂窗时间菱形块要实现全面捣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