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轨魅学术>创新成果>电动六角螺栓掏锚器

电动六角螺栓掏锚器

设计背景

(通讯员:杨帆)在日常的铁路维修保养中,掏锚作业一直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传统作业方式依赖人力砸入刀头,不仅转动困难、容易拧断套管,还存在着套管底部清理不净、新套管无法安装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与质量。为解决这一痛点,我们对传统的掏锚方式进行了改造。

参与人员

主创人:王明祥
共创人:左昌盛、蒋永林、柴建明、杨帆

设计思路

本次改造的核心思路是“电动化+结构优化”。我们通过将掏锚刀头加装快接头,连接锂电钻的方法,实现电动驱动,彻底告别人力砸入和多人协同的低效模式。同时,我们在刀头前端加长螺纹钻头,该方法确保套管底部被彻底钻透,避免残留,并保障新套管安装的质量。

研发过程

改造过程中,团队首先对刀头焊接转换接头,使其可与锂电钻连接。初步测试显示,电动驱动可有效搅碎尼龙套管且不损伤混凝土内螺纹,但存在钻入速度慢、底部钻不透的问题。随后升级刀头,加装30mm由粗到细的螺纹钻头,最终确定15mm长度最为合适,成功解决了钻速与钻透难题。同时优化刀头形状,减少阻力,避免卡顿。

使用效果

改造后的电动套锚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突出:  一:效率大幅提升:原需5–6人在120分钟内完成2–3个掏锚任务,现在2人即可完成5—6个。二:操作流程标准化: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步,确保螺栓孔定位准确、安装达标。  三:作业质量显著提高:套管底部清理彻底,新套管安装一次到位。

推广意义

电动六角螺栓套锚器的成功改造,不仅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质量,更降低了人力和工具投入,增强了作业安全性。其电动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紧跟铁路发展的要求,为铁路维修设备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风险:本站内容仅作技术交流参考,不构成决策依据,所涉标准可能已失效,请谨慎采用。
声明:本站内容由用户上传或投稿,其版权及合规性由用户自行承担。若存在侵权或违规内容,请通过左侧「举报」通道提交举证,我们将在24小时内核实并下架。
赞助:本站部分内容涉及收费,费用用于网站维护及持续发展,非内容定价依据。用户付费行为视为对本站技术服务的自愿支持,不承诺内容永久可用性或技术支持。
授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CC BY-NC-SA 4.0许可证进行授权。非商业用途需保留来源标识,商业用途需申请书面授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创新成果

自收式弦绳:自动收绳曲线正矢盒

2025-11-8 0:00:00

设备工装

手推式枕木间距打点小车

2025-9-28 0: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